页面ID:77709更新日期:2017年2月14日

从这里开始就是正文。

山梨市遗迹

  • 0037足原田遗迹-风箱的羽口-

  • 0046足原田遗迹-凸带三耳壶-

  • 0054延命寺遗址-台付瓮-

  • 0221足原田遗迹-食物-

  • 0296上可苦可遗迹B区-人面装饰陶器-

  • 0302上可苦可遗迹C区-发掘调查速报-

  • 0313上可苦可遗迹A、B、C区-发掘调查速报-

  • 0365上可苦可遗迹B区-县内人面装饰陶器特集-

  • 0346上可苦可遗迹D区-发掘调查速报-

  • 0348上可苦可乐遗迹D区-发掘体验研讨会-

  • 0324回转田遗迹B区-发掘调查速报-

  • 0325膳棚遗址B区-打制石斧-

  • 0330膳棚遗迹A区-调查概要-

  • 0358膳棚遗迹D区-发掘调查速报-

  • 0368膳棚遗迹D区-发掘调查速报2-

  • 0373膳棚遗迹D区-遗迹介绍-

  • 0384上可苦可遗迹B区-人面装饰陶器的复原修复-

  • 0394上可苦可乐遗迹C区-刀形石器-
  • 0440上野家住宅
  • 0448隼遗迹-大黑窟与大士窟-
 

从地层捕捉隼遗迹的布局

1.隼遗迹是指

隼遗迹是山梨市牧丘町隼的国道140号(通称御坂道)沿线悬崖的半山腰的遗迹。这个遗迹是由“大黑窟”和“大士窟”两个穴岩(自然形成的洞穴,或者在岩石上打开人工横穴形成的石室)构成的洞窟遗迹。埋藏文化财产中心花了2016年7~8月的2个月时间对这个遗迹进行了发掘调查。结果表明,这个洞穴里有安放佛像的木造建筑物,焚烧护摩进行礼拜等宗教色彩浓厚的设施。这次,我们从地层来考虑这个穴在这里建造的理由。

照片2

防崩塌工程前隼遗迹所在的悬崖

 

照片1从对面的悬崖上看到的隼遗迹(施工前)

2.覆盖隼地区广阔的岩石是

隼遗迹位于隼地区,山梨市的水森火山岩这个岩石广泛覆盖着地表。水之森火山岩细分为4层,其最下面的层,也就是最古老的地层从这个地区的地名取出来叫做“山口轻石凝灰岩”。含有大量轻石的火山灰堆积在湖底和海底堆积而成的堆积岩这种岩石。因为是大约200万年前形成的地层,所以大部分都是在很长的时间里粘土化后变成黄褐色(带黄色的茶色)。由山口轻石凝灰岩形成的地层覆盖着100米,厚的地方覆盖着200米的山梨市。当然,隼遗迹一带也被这个地层覆盖着。

这个叫做轻石凝灰岩的岩石,原本是由火山灰形成的,所以是非常柔软的岩石(凝灰岩)。

照片3发掘调查前的大黑窟的样子

 

正因为这种柔软,所以像上面的照片一样,可以从凝灰岩的岩盘中削出大黑窟的天花板、墙面、地板等漂亮的平面。从左下角的照片可以看出细小的地方是用跳蚤削出来的。另外,右下角的照片是发掘工作的一个场景,为了能用人的力量移动堵塞大黑窟入口的岩石,用工具切成小块。这样的事情容易发生,也是因为这个岩盘是用轻石凝灰岩这样柔软的岩石做成的。

照片5

即使是这么大的石头,也能用石跳蚤和锤子出乎意料地简单地打碎。

照片4

从大黑窟顶棚落下的岩石。跳蚤的痕迹清晰地残留着

 

在隼遗迹所在的隼山的东斜面的最下面可以观察到下面的露头。这是由山口轻石凝灰岩形成的大岩石块。可以推测大黑窟形成之前的悬崖大概是右边的。

数百年前,修行僧为了不在悬崖半山腰不稳定的地方用某种方法掉落而固定身体,削下这样的岩石雕刻出大黑窟吧。当然是手工作业,所以在完成之前应该花了好几天好几天。

 

像这样柔软易挖的山口轻石凝灰岩这样岩石形成的悬崖的存在确实是隼遗迹成因之一。

照片6

隼山东侧可见的露头

照片7

从悬崖下拍摄隼遗迹的斜坡(施工前)

 

图8

可以认为是拼死在悬崖上的。

 

3.山口轻石凝灰岩的地层,不仅仅是凝灰岩的块!

也有层和火山角岩层

照片10隼山北侧斜坡

从北侧的斜面登上隼山,可以看到右边的露头。和隼山的东侧相比完全不同的样子。但是,这个地层也是山口轻石凝灰岩中包含的火山砾层和火山角砾岩层。

相对于直线挖掘方法的大黑窟,下面照片中的大士窟入口和内部形状都完全不同。硬要说的话就是圆顶型。

照片9

从大士窟入口处看全景(工程前)

 

右边的图是工业技术院地质调查所(地质调查综合中心的前身)1984年发行的地区地质研究报告《御岳升仙峡地区地质》中报告的山口地区调查的山口轻石凝灰岩地层的柱状图。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除了A和B的凝灰岩层以外,还有C和D的火山砾层和火山角砾岩层。后山的露头,正好看着C层和D层等以砾石为中心的地层。

 

山口轻石凝灰岩的《山梨市牧丘町山口地区》柱状图

(三村1971年)

A:成层凝灰岩层a:富含辉石结晶粒和石质岩片的层

B:块状凝灰岩层b:b:富含轻石的阶层

C:火山砾层c:可见斜层理的火山灰层

D:火山角砾岩层

Pm:轻石Lp:火山砾

Tf:火山灰Vb:火山岩块

图11

 

虽说同样是山口轻石凝灰岩,但是性质如此不同的话,洞穴的挖法也会发生变化。

位于比大黑窟高10米左右的大士窟是通过下面的照片可以看出,雕刻大量含有大小砾石的火山角砾岩而成的。发掘调查的时候,在容易崩塌的岩石上围上圆圈,表面的风化正在进行,即使是一点点的地震,也会有比人头大的岩石掉下来的危险状态。(现在在墙面上喷洒混凝土实施安全对策)被认为是建造了大士窟的数百年前,风化的程度虽然很少,但是因为是以火山灰为主体的岩石,所以和安山岩、花岗岩等坚硬的岩石相比,容易崩塌得不容易。容易崩塌,可以说是背后容易挖洞穴等的岩石。和大黑窟一样,平面主体的加工是不可能的,但是用铁锤和石跳蚤挖圆顶状应该比较容易。只要没有崩塌的危险,就应该是建造洞穴的地方。

 

照片12大士窟顶棚的岩石。现在也有掉下来的东西

4.最后

像这样隼遗迹的两个洞穴,可以说是因为有山口轻石凝灰岩这样易挖地区的岩石形成的悬崖而形成的洞窟。形状的差异来自于各个岩石的不同。

尽管山口轻石凝灰岩,但隼山还是以悬崖的形状保留下来的隼山。在半山腰可以俯视村庄的布局条件也许也是建造宗教设施的重要因素。先人对于从这个洞穴里俯视的景象,你是怎么想的呢。

 

从大士窟可以俯视盐山之街。远处甲府盆地的一部分也能期望

照片13

接下来的遗迹话题遗迹话题一览表前一个遗迹话题

山梨县埋藏文化财产中心首位

 

 

关于这一页的咨询处

山梨县观光文化体育部埋藏文化财产中心 
地址:〒400-1508甲府市下曾根町923
电话:055(266)3016传真号码:055(266)3882

看到这一页的人也在看这一页

县的搭配

pagetop